21-top_img.png

建立健全“一队一中心” 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634

在9月21日召开的全国基层消防力量建设视频会上,河南省以“一队一中心”构建基层消防治理新格局的典型发言,介绍了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经验做法。

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火灾风险和防控压力不断增大,乡镇(街道)无专门消防管理机构,无专职灭火救援力量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动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明确靶向,补齐“最后一公里”的火灾防控短板,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的通知》,在乡镇(街道)全面建设专职消防救援队和消防安全服务中心,简称“一队一中心”建设。于是,一场旨在构建基层消防治理新格局的特殊战斗,于2021年下半年打响了。

一场火灾倒逼出来的科学布局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科学布局,是一场重大火灾倒逼出来的。2021年6月25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震兴武馆的一把火造成18人死亡、11人受伤,一时震惊全国。刚刚履新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双双赶赴现场指导调研,对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提出要求。十届河南省委常委会第217次会议专题研究,做出全面加强火灾防控和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的决定。

河南省政府组织多部门深入基层开展专项调研会商,研究确定建设模式、编制来源、经费保障等重点事项。选定柘城县为试点,先行先试打造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样板,并结合试点经验和省情实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的通知》,系统性提出建设乡镇(街道)消防“一队一中心”,明晰任务清单,强化政策支撑,着力打通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的基础上,河南增设高于一级乡镇专职消防队的全国重点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建设标准;一、二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针对基层灭火救援需求,全部提升车辆装备配备标准;可建设志愿消防队的乡镇,全部按二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标准建设。2021年底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全部挂牌成立了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同时规划到2022年底前,城市消防站保护范围外的乡镇(街道)分三批次全部建成专职消防救援队,逐步消除乡镇(街道)专职消防力量盲区、盲点。

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全部建成后,全省消防救援力量距最远边界的平均距离将由原来的52.1公里缩减至13.7公里,基本形成15分钟灭火救援圈。

2021年12月9日,河南省政府在商丘召开现场会,总结柘城试点经验,全面部署推进“一队一中心”建设。该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建立每周调度、每月通报、定期督办工作机制,组织18个省直部门逐一分包地市开展调研指导。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先后65次对“一队一中心”建设作出批示,召开81次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署推进。将“一队一中心”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压茬推动工作落实。

全省2453个乡镇(街道)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于2021年12月底全部建成运行,目前151个全国重点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和177个一级乡镇消防救援队、620个二级乡镇消防救援队建成投勤。

“务实管用、适度超前”焕发战斗力生命力

这场创新试点,河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从一开始就定下“八字真经”——“务实管用、适度超前”,也有针对性地提出“四有标准”——有专编机构、有工作人员、有设施装备、有职业保障,让基层消防力量焕发出新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统一指导全省范围内的“一队一中心”建设。

在机构设置方面,市、县两级编制部门累计下发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文件196个,各地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分别依托党政办、综治中心、综合执法队等机构挂牌成立。明晰工作职责,消防安全服务中心承担辖区防火巡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参与督促火灾隐患整改;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充分发挥“一队三员”作用,承担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参与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等工作。理顺领导体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一队一中心”管理,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兼任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队长、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主任,建立落实管理使用、考评奖惩等制度。

在人员配备方面,明确编配标准,按照全国重点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和一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不少于15人、二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不少于10人、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不少于3人的标准,配备“一队一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其中在编人员分别不少于2人。严格招录程序,由市级编制、人社、消防等部门单位联合制定招录办法,县级政府统一组织招录;乡镇专职消防员参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模式,实施体能考核、心理测试等适应性考察。优化人员结构,消防安全服务中心重点招收法律、建筑、化工等专业和具备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乡镇专职消防员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和消防救援队伍退出人员。目前,河南省共配备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人员10838人,乡镇专职消防员1.3万人。

在装备建设方面,为乡镇消防救援队伍设置独立营区,按照突出重点部位、便于响应出动的原则,新建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营区249个,利用原有建筑改建699个,所有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全部落实办公场所;同时设置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和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的“一队一中心”合署办公。配足车辆装备,全省948个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共配备消防车1536辆、装备器材47.6万件(套),全国重点镇和一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消防车全部达到2辆以上。

在制度保障方面,强化经费保障,各地将“一队一中心”建设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市县补贴、分级承担、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保障。落实工资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核定“一队一中心”人员工资标准。完善优抚政策,河南省政府明确“一队一中心”工作人员因公受伤、致残、牺牲的,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给予抚恤。

“建用并举”,发挥防火桥头堡作用

消防救援任务不等人,“一队一中心”必须贴近实战。河南省“建用并举”,边建设、边运行、边规范,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效发挥火灾防控前沿哨、桥头堡作用。

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印发《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工作指南(第一版)》,明确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制度要求,细化社会单位“六查六看”、九小场所“五查三清”、居民住宅“五查一拉动”等巡查要点,规范巡查指导“三表一书”,即社会单位防火巡查记录表、居民住宅小区防火巡查记录表、行政村(社区)指导记录表和火灾隐患整改告知书;全省发放基层消防工作手册等“口袋书”2.8万本。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明确2465名人员指导“一队一中心”,常态化开展实地帮扶,持续培育基层消防工作“明白人”。

河南省各地迅速行动。焦作市委组织部对全市432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员额全脱产培训。其他地方也相继采取集中培训、跟班见学、以老带新等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累计分批培训考核新招录“一队一中心”工作人员3.6万人次。

鹤壁市将乡镇专职消防员招录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由鹤壁投资集团实施人员统一招录、装备设施集中采购,同时规范配套标识,统一乡镇专职队员防护服装和车辆喷涂样式,为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配发蓝马甲、工作证、防火巡查器材包“三件套”。

“我们社区、村都成立了微型消防站,村里成立了消防志愿服务队,依托网格化管理,我们将消防工作的触角深入到12个村(社区),覆盖139个组。”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今年麦收防火期间,我们分片区对全乡各区不间断进行巡逻、宣传、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信阳市淮滨县张里乡消防安全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上次可吓人了,要不是消防车5分钟就到了,我这门面就要遭殃了。”在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一位因变压器着火被危及的商铺老板说。

商丘市平安街道办事处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主任赵忠周说,他们3月22日挂牌成立,依托1个大网格、10个中网格和68个小网格,将服务中心与网格化管理工作有机融合了起来。

济源市试点探索赋权执法模式,将消防救援机构的10项消防行政处罚权下放至16个镇街。1月15日,该市轵城镇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对辖区居民堵塞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开出全市第一张消防罚单。截至目前,该市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以综合执法大队名义下发处罚决定书226份。

结合省第一产粮大市的实际,周口市委、市政府与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携手,坚持改革创新、试点先行,将“一队一中心”向深部推进,以“一委一站一队一中心一体系”的“五个一”模式,全力打造基层消防治理新引擎(详见本报2022年9月5日《“五个一”模式破解乡村救援难题》)。

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研发应用的“一队一中心”消防服务信息系统和手机APP已开通2.5万个账户。全省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基层网格员需每天录入工作情况,省、市、县三级消防救援队伍实时掌握动态、跟进指导。

截至目前,全省2453个消防安全服务中心积极参与村(居)民自建房综合治理、“九小场所”沿街门店“回头看”、城镇燃气安全百日行动,仅排查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就达14.6万栋,实地指导社区、行政村4.4万次;948个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全部纳入消防救援队伍调度指挥体系,182个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建成接处警、视频会议、营区监控系统,目前共接警出动9160起,营救疏散遇险群众9264人。

总队明确46项务实管用的宣传内容,利用21.5万个乡村“大喇叭”、宣传栏常态化发布。今年以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指导“一队一中心”开展消防培训13.2万场次,发放《居民家庭消防安全30条》读本50万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河南省农村集镇地区亡人火灾起数同比下降39.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2.5%。

“越是试点初步成功,我们压力越大。”该总队相关负责人并没有感到丝毫轻松,“因为,‘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这16个大字,是我们永恒的座右铭。”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41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575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65号

联系电话:0427-2812330

foot_img_02.png